北京醫學倫理學會(Beijing Medical Ethics Association,簡稱BMEA)作為首都醫學倫理領域的權威學術組織,成立于1993年,由原北京市衛生局、首都醫科大學及北京地區醫療衛生機構的諸多醫學倫理學專家聯合發起創立。該機構是經北京市社會團體登記管理機關正式批準注冊的學術性、非營利性社會團體法人,現為北京地區醫學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獨立法人資質的一級學會。學會的業務主管單位為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日常管理依托于首都醫科大學,學會歷任理事長分別是:欒榮生教授、杜金香教授、呂兆豐教授、李義庭教授。
學會現任理事長為劉芳教授,博士生導師,首都醫科大學原黨委副書記,北京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北京醫學會醫學倫理分會副主任委員,北京健康文化促進會眼健康專委會顧問,北京區域倫理審查委員會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倫理委員會主任委員,人類遺傳資源審查倫理專家,首都健康老齡化創新研究中心專家,研究方向為科技倫理、醫學倫理、養老健康倫理。
學會秘書處設立于首都醫科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秘書長1人、副秘書長3人。學會下轄7個分會。分別為:醫學倫理審查分會(掛靠單位:附屬北京積水潭醫院、第七臨床醫學院),醫學技術倫理研究分會(掛靠單位:北京大學第六醫院),康復研究分會(掛靠單位:中國康復研究中心、康復醫學院),臨床研究分會(掛靠單位:北京大學首鋼醫院),安寧療護與生死教育分會(掛靠單位:首都醫科大學護理學院),理論研究與教育分會(掛靠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醫學人文學院),傳染病防控倫理研究分會(掛靠單位:附屬北京地壇醫院、第十二臨床醫學院)。
近年來,北京醫學倫理學會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戰略引領下、在首都醫科大學的學術賦能和強力支持下,匯聚了首都醫療衛生系統內從事醫學倫理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及實踐工作者,攜手所有會員單位構建協同聯動機制,形成一支頗具規模的專業性學術共同體。作為北京市醫學人文領域的重要學術平臺,學會遵循章程規定的業務范圍,立足行業需求,系統開展醫療衛生職業精神解析與理論體系構建,通過實證研究提煉行業核心價值共識,為醫療衛生機構文化建設注入專業理論內涵;學會搭建學術對話平臺,開展國際醫學倫理前沿對話與跨學科融合研究,重點聚焦醫改政策倫理評估體系構建、臨床實踐倫理困境解析、生命科學創新與生物醫學技術應用等前沿領域的前瞻性倫理研究;學會作為區域性倫理審查權威機構,介入北京市及國家級二、三類醫療技術倫理評估工作,并舉辦倫理委員專題培訓,形成標準化的培訓課程體系,以全面提升倫理審查隊伍專業化水平;學會及其會員單位出版和發表了多部學術著作及多篇學術論文,致力于推動醫學倫理學科的體系建設與實踐發展。
學會還聯合各分會及醫療衛生機構先后舉辦十屆首都倫理審查能力提升論壇,通過搭建學術交流平臺有效推動區域醫療機構倫理審查體系規范化發展;同時,學會作為國家教育部、衛健委、科技部、中華醫學會、中國醫師協會、國家社科基金等科技項目評審和評估的主要參與者,為其提供權威性的倫理審查意見。學會聯合京內外如深圳、天津、河北、山東等地醫學倫理學會、專家學者同仁助力京津冀地區倫理審查協同機制建設,為全國省(市)倫理聯合工作委員會標準化、規范化發展貢獻專業力量。
未來,北京醫學倫理學會將繼續構建“政策建言-專業咨詢-人才培訓”三位一體的服務矩陣,為政府衛生決策提供智庫支撐,為醫療衛生機構輸送定制化的倫理應對策略,為首都醫藥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持續賦能。
聯系人:尚爻,電話:010-83916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