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科金發計〔2025〕214號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現發布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請申請人及依托單位按項目指南所述要求和注意事項申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
2025年8月26日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
重大研究計劃2025年度項目指南
一、科學目標
本重大研究計劃以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過程中相關細胞屬性的動態演變及調控網絡為研究切入點,突破科學與技術瓶頸,建立再生醫學研究新范式;創建再生修復研究的新模型、新技術與新方法,解碼再生修復的多維度、多尺度信息,全景式繪制再生修復過程的關鍵細胞與分子調控網絡;闡釋損傷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障礙的病理基礎與關鍵調控機制;在解碼組織再生機制的基礎上,建立促進重要組織和器官再生修復的有序調控與干預新策略。
二、核心科學問題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過程中再生細胞屬性演變及其調控的多維信息解碼;逆轉再生修復障礙與促進再生的有序調控策略。
三、2025年度重點資助研究方向
根據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布局,針對再生醫學核心理論、臨床實踐難題和關鍵工程技術,注重采用生物醫學工程、虛擬器官系統、人工智能與大數據分析、生物信息學、發育生物學、數學建模與3D打印等多學科研究思路與技術手段開展交叉研究。2025年度擬重點資助如下研究方向:
?。ㄒ唬┡嘤椖俊?/p>
1.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新模型、新技術與新方法。
針對重要組織器官的再生修復及障礙,圍繞體內外研究需求,開發可模擬組織器官再生修復過程的新模型、技術與方法。鼓勵基于虛擬器官和數字孿生技術,借助AI優化設計和3D打印,構建多維信息可視化、動態采集與整合的新型實驗平臺及研究范式,包括建立虛擬器官與物理建模技術相結合的新型再生模型;發展實時動態監測與多尺度分析的創新性成像、檢測與數據解析技術;探索AI輔助的組織器官再生過程數據處理與優化算法,用于增強再生機制的預測能力,推動定量化和精準化研究。
2.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多維信息解碼。
綜合應用多組學技術、人工智能與虛擬系統模擬等多學科方法,系統解碼再生修復過程中的細胞屬性變化與調控機制,揭示再生過程中細胞-微環境-器官層級間的協同關系及其動態網絡,重點發展單細胞與時空多組學結合的分析方法,解析再生修復過程中的細胞譜系、信息流動態演變及關鍵節點;構建再生功能重建過程及器官內外系統協同機制的虛擬模型與系統;研究跨組織、跨年齡甚至跨物種再生能力差異的關鍵機制,建立具有普適性的再生調控網絡解析框架。
3. 組織器官再生與結構功能重構障礙的機制。
在損傷后組織器官再生過程中,解析障礙發生的細胞與分子機制,以及特定微環境(如缺血、炎癥、纖維化)的影響。同時,結合虛擬器官技術,開發精確高效的修復障礙預測與建模工具,探索缺血、炎癥、纖維化等因素對器官再生與功能重建障礙的影響機制;探討代謝、免疫、神經內分泌的系統性調控對再生修復障礙的作用;借助虛擬系統與3D打印等構建再生修復障礙的動態風險評估模型。
4. 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有序調控與干預策略。
基于再生網絡中的關鍵節點與調控機制,探索綜合性生物、物理、化學干預手段,制定高效的再生修復干預策略。鼓勵結合AI優化、多組學分析和3D打印等技術,建立面向精準再生與功能重建的技術體系,激活內源性再生能力及靶向調控微環境;進行基于AI與虛擬器官技術的干預策略設計與調試;優化干細胞、類器官、組織工程等技術用于損傷修復及功能重建,構建在體替代組織、器官創新路徑,推進至臨床試驗階段。
(二)集成項目。
重要臟器、組織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干預策略集成研究。
整合虛擬器官、人工智能、單細胞多組學、3D打印等多學科技術,圍繞重要組織器官(如心、肝、神經、腎、骨關節等)的損傷修復,系統解碼再生過程中關鍵細胞功能的動態演變與調控機制,開展個性化、場景化的精準調控研究,解析臟器及其亞單元(如組織區塊、特定細胞群)的再生修復障礙機制;聚焦基于臨床應用的組織器官再生多技術集成優化;探索促進重要組織、器官再生的有序干預新路徑,完成機制研究到臨床場景的高效過渡與轉化再生障礙的機制及促進其有序再生修復的調控干預新策略。
四、2025年度資助計劃
2025年度擬資助培育項目約5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為6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6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擬資助集成項目5-7項,直接費用資助強度約400萬元/項,資助期限為3年,申請書中研究期限應填寫“2026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
資助項目數和資助經費將根據申請情況和申請項目研究工作的實際需要而定。
五、申報要求及注意事項
?。ㄒ唬┥暾垪l件。
本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申請人應當具備以下條件:
1. 具有承擔基礎研究課題的經歷;
2. 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
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員、正在攻讀研究生學位以及無工作單位或者所在單位不是依托單位的人員不得作為申請人進行申請。
?。ǘ┫揄椛暾堃幎?。
執行《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申請規定”中限項申請規定的相關要求。
?。ㄈ┥暾堊⒁馐马棥?/p>
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應當認真閱讀并執行本項目指南、《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指南》和《關于202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申請與結題等有關事項的通告》中相關要求。
1. 本計劃項目實行無紙化申請。申請書提交時間為2025年9月29日-10月10日16時。
?。?)申請人應當按照科學基金網絡信息系統中重大研究計劃項目的填報說明與撰寫提綱要求在線填寫和提交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
(2)本重大研究計劃將緊密圍繞核心科學問題,對多學科相關研究進行戰略性的方向引導和優勢整合,成為一個項目集群。申請人應根據本計劃擬解決的核心科學問題和本指南公布的擬資助研究方向,自行擬定項目名稱、科學目標、研究內容、技術路線和相應的研究經費等。
(3)申請書中的資助類別選擇“重大研究計劃”,亞類說明選擇“培育項目”或“集成項目”,附注說明選擇“組織器官再生修復的信息解碼及有序調控重大研究計劃”,根據申請的具體研究內容選擇相應的申請代碼。
培育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2個,集成項目的合作研究單位不得超過4個。集成項目主要參與者必須是項目的實際貢獻者,合計人數不超過9人。
(4)申請人在申請書“立項依據與研究內容”部分,應當首先說明項目申請符合本項目指南中的資助方向要求,以及對解決核心科學問題和實現本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的貢獻。
項目申請書選題應符合本重大研究計劃的實施原則,具有明確的關鍵科學問題。申請書的目標和內容應瞄準核心科學問題,突出有限目標,強調創新點與前沿基礎科學問題的研究。
如果申請人已經承擔與本重大研究計劃相關的其他科技計劃項目,應當在申請書正文的“研究基礎與工作條件”部分論述申請項目與其他相關項目的區別與聯系。
?。?)由于醫學科學研究對象的特殊性,涉及人和動物的生物醫學研究,請申請人和依托單位注意在項目申請及執行過程中嚴格遵守針對相關醫學倫理和患者知情同意等問題的有關規定和要求,包括在申請書中提供所在單位或上級主管單位醫學倫理委員會、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的審核證明(電子申請書應附掃描件),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涉及病原微生物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執行國務院關于《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和有關部委關于“倫理和生物安全”的相關規定;涉及人類遺傳資源研究的項目申請應嚴格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條例》相關規定;涉及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項目申請,應具備生物安全設施條件,隨申請書提交依托單位或合作研究單位生物安全保障承諾,未按要求提供上述證明的申請項目將不予資助。
2. 依托單位應當按照要求完成依托單位承諾、組織申請以及審核申請材料等工作。在2025年10月10日16時前通過信息系統逐項確認提交本單位電子申請書及附件材料。依托單位應慎重提交項目申請,一旦提交,原則上不予退回。
3. 其他注意事項。
?。?)為實現重大研究計劃總體科學目標和多學科集成,獲得資助的項目負責人應當承諾遵守相關數據和資料管理與共享的規定,項目執行過程中應關注與本計劃其他項目之間的相互支撐關系。
(2)為加強項目的學術交流,促進項目群的形成和多學科交叉與集成,本計劃將每年舉辦1次資助項目的年度學術交流會,并將不定期地組織相關領域的學術研討會。獲資助項目負責人有義務參加本計劃指導專家組和管理工作組所組織的上述學術交流活動,并認真開展學術交流。
?。ㄋ模┳稍兎绞?。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醫學科學部六處
聯系電話:010-62328775